精彩的“超級課堂”
榆林中學教師授課剪影
華棟中學600多名高三學生集體在操場上晨讀
高新一中學生軍訓展風采
高新一小開展“書法進校園”活動
高新二幼舉辦繪畫寫生采風活動
榆林市第十七小學舞蹈社團展現青春的活力
在提升質量上實現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在推進公平上實現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轉變,在發展方式上實現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著力構建教育“四個體系”,形成“全省一流、榆林特色、優質均衡”的現代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首,是榆林385萬人民的心頭大事。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綏德實驗中學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基礎在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礎在教育。
一年來,盈盈囑托猶在耳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榆林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建設,今年3月份,我市制定印發了《榆林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補短板、促公平、惠民生,在提升質量上實現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在推進公平上實現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轉變,在發展方式上實現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著力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價值、供給、評價、治理“四個體系”,形成“全省一流、榆林特色、優質均衡”的現代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斗桨浮分刑岬?,到2025年,我市將實現學前教育普惠提質、義務教育均衡提質、高中教育創優提質、職業教育轉型提質、高等教育創新提質,全面形成一體化、特色化、全域化的教育發展新格局。
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價值體系 ——推動各類教育提質增效
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一直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和關鍵特征。
《方案》中提出,我市將通過教育高質量發展價值體系構建,推動各類教育提質增效,逐步實現教育由被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向主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轉變。
價值體系具體包括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加強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完善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等學前教育普惠提質行動;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實施鄉村教育支持計劃等義務教育均衡提質行動;開展普通高中攻堅行動、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等高中教育創優提質行動;建設科創新城職教園區、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產教協同育人機制等職業教育轉型提質行動以及實施高等教育創新提質行動等內容。
同時,《方案》中還提及到2025年,我市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將實現全覆蓋,小學班額控制在45人以內,初中班額控制在50人以內,市內“大校額”全部消除,榆林學院將建成8個省級一流學科和16個一流專業,建成1至2個服務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知名智庫,升格為高水平應用型榆林大學。
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供給體系 ——實現教育資源合理配置
《方案》中提出,我市將通過供給體系構建,推動形成“布局均衡化、課堂高效化、人才優質化”的教育資源供給格局,助力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市將通過科學制定規劃、加快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等舉措實施辦學條件達標項目。計劃2021年至2025年,將投資180億元,新建161所中小學幼兒園,改擴建220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223507個。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324所學校523個項目,全面加強輔助用房、運動場館、功能部室建設,使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標。
同時,我市將實施智慧教育提升,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試點推廣“5G+智慧教育”,到2025年,將建成50個信息化融合應用示范基地。加快創建智慧校園,到2025年,將建成市級智慧校園示范校100所。推動數字資源建設,創建省級智慧教育示范區。
在實施人力資源孵化項目中,我市將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堅持學校需求導向,采取“五個一批”措施,解決教師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短缺的問題。同時,不斷加強骨干體系建設,實施教育人才“百千萬”培育工程,大力推進“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建設,實施卓越校長計劃和“百名專家型校長”評選活動。
為加快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市財政將設立每年3000萬元的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專項資金,組建專家指導團隊,高薪引進卓越校長及管理團隊。此外,制定《關于深入推進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的實施意見》,通過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城鄉共同體、開設名校網絡同步直播課等形式,推進優質教育資源下沉。
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力促目標管理落地落實
《方案》中提出,我市將通過構建以目標考核為重點、以綜合評價為手段、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目標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把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向,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落地落實。
評價體系涵蓋了加強管理體制、深化育人方式、推進制度體系建設等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其中,落實以縣為主的辦學責任。夯實縣區長修建學校、教育局長劃片招生、校長均衡編班的“三長”責任制。將榆陽區建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新區建成優質均衡示范區、科創新城建成新教育實驗示范區,打造義務教育“三個示范區”。
另外,涵蓋了深化評價方式改革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到2025年,全市80%的中小學校將實行校長職級制,各縣市區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同時,通過完善義務教育招生改革、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規范民辦學校招生行為等舉措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在督導體制改革方面,完善督導機構設置,加強督導隊伍建設,推動形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教育督導機制。
建立教育高質量發展治理體系 ——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方案》中提出,我市將通過實施基層黨建領航、教育減負增效、師德師風建設、家校協同育人、校園環境治理等工程構建教育治理體系,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在重點領域和治理能力上取得重大進展。
堅持“一抓三促三同步”黨建工作思路,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落實“雙培養”機制,加強規范化支部建設。到2025年,全市中小學校標準化黨組織建設將實現全覆蓋,著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在全面落實減負政策方面,我市將致力于強化五項管理,持續加強作業管理示范校建設,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專門監管機構,實現常態化監管。在推動素質教育增效方面,堅持德育為先。到2025年,將創建100所德育示范學校。深化體教融合,大力發展陽光體育運動和校園足球。到2025年,將建成100所全國足球特色學校。深入挖掘榆林研學旅行資源。到2025年,將建成省級研學旅行基地5個和市級研學旅行基地30個。加強健康教育。到2025年,全市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將達到97%以上。
此外,我市在完善師德考評制度方面下足功夫,建立個人自評、學生測評、同事互評、單位考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機制。發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弘揚師德楷模,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教師。加快建設學生成長中心、家長服務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和質量研究中心。到2025年,全市各級各類學?!八膫€中心”將全部建成并高效利用,實現全市社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全覆蓋。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