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示范村神木市西溝街道辦四卜樹村遠眺。
無定河畔稻花香。
秋意濃,迎豐收。走在榆林廣袤的田野間,到處都是一派如火如荼收獲農作物的熱鬧景象。山頂上,山地蘋果碩果累累,高山葡萄個大汁多;川谷間,黃澄澄的玉米顆粒飽滿,圓溜溜的土豆皮薄肉厚。放眼望去,各類農機在田間穿梭作業,機器的轟鳴聲傳遞著豐收的喜悅,農民的歡笑聲傳遍田間地頭。
“山溝溝能走出致富路、過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這里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應該能做到?!币荒昵?,習近平總書記在綏德縣郝家橋村考察時的指示,正在成為榆林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一年來,全市堅持產業興農,強化保障措施,全面推進農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勤勞淳樸的榆林人民創造出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產業發展旺 農民笑聲朗
天剛蒙蒙亮,綏德縣薛家峁鎮賀家園則村農民賀衛林就早早來到蔬菜大棚開始忙碌。他緩緩行走在田壟間,小心翼翼地摘下胎葉,以保證芹菜能吸收更多的養分,長得更高更嫩。
“要種好地,就要勤快一點,這茬芹菜再過兩個月就能賣了,現在正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期?!辟R衛林說,他有4個日光溫室大棚,占地近4畝,夏秋季種芹菜,冬春季種芝麻香瓜,一年能收入15萬元左右。
“今年收入更高,我的香瓜全賣完了,價格好且不愁銷路,多虧了劉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辟R衛林感激地說,在第一書記劉新國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全村香瓜銷售一空,每戶增收8000至15000元不等。
老賀口中稱贊的劉新國是一名“扶貧老將”,他扎根脫貧攻堅一線長達7年。2021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他又來到賀家園則村任職。一年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幫助群眾發展大棚蔬菜的產業中,和村干部、隊員們一起,邀請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傳經送寶,組織農戶參加致富帶頭人培訓,舉辦多場消費扶貧活動,創新辦起“香瓜宴”,協調郵儲銀行為瓜農辦理收款二維碼,香瓜銷售難題迎刃而解,賀家園則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強則鄉村強,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我們將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力度不減,措施更強,讓他們發展產業信心更足,光景過得更好?!眲⑿聡鴪远ǖ卣f。
“讓鄉親們過好光景,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共產黨就要把這件事情干好,不斷交上好答卷?!?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綏德縣郝家橋村考察時強調。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年來,我市堅持“守底線、保供給、興產業、推改革、促增收”,強力推進“三農”各項工作,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新型經營主體帶動3.6萬戶農戶增收,特色產業聯農帶農范圍更廣。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02個,全市有市級及以上示范合作社671家、示范家庭農場764家、龍頭企業282家,2021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6萬元,同比增長13.96%,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榆林答卷”。
科技含量足 農業成色好
正值秋收之際,國家級龍頭企業陜西大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農場里,大型馬鈴薯收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沾著泥土清香的“土蛋蛋”被刨出。工人們手法嫻熟地對馬鈴薯進行分類和裝袋,一袋袋精品馬鈴薯被裝上卡車,當日便運往全國各地的大型超市、農貿市場。
“榆林馬鈴薯備受市場歡迎,不愁賣!今年我們種了1萬畝馬鈴薯,畝產5噸左右,獲得豐收,價格也較去年漲了20%左右?!贝蟮胤N業公司副總經理郝永康說。農場實施全程機械化種植,堅持滴灌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豐收并不意外。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強農業、穩基礎”發展思路,實施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大力推廣設施農業、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龍頭企業積極創新科技,農業生產實現質效雙升,引發國內國際高度關注。2021年,大地種業公司探索實施的草薯輪作倒茬技術推廣項目,在第二十三屆中國馬鈴薯大會上引起專家學者們的關注。大家紛紛感慨,這項技術為馬鈴薯產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不僅是馬鈴薯,為端牢“手中飯碗”,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2022年,我市堅持將發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作為方向性、戰略性大事來抓,在全省率先啟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五年行動,通過節水改造、補灌擴面、技術推廣“三條路徑”,逐步破解水資源短缺瓶頸,力爭將榆林打造成全國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市。截至目前,全市高效旱作節水農業項目已完成35.83萬畝,節水、節肥、節勞的效果不斷凸顯。
我市還積極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羊子、山地蘋果、馬鈴薯、蔬菜、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構建促進主導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全力打造羊子、馬鈴薯、蘋果、蔬菜4個百億級主導產業全鏈條和小雜糧、中藥材、牛、生豬4個十億級特色產業全鏈條,同時打造“X”個區域優勢名優品牌,特色產業集群快速發展;成功獲批建設國家陜北肉羊產業集群及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國家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達到20個。
目前,榆林有農作物種類46種,保存種質資源3000余份,20多項農業資源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躋身全國非牧區養羊第一大市,是全國最佳種子生態區、草食畜牧業優勢區、馬鈴薯生產強市、果樹資源原產中心、小雜糧優生區、黃金奶源地和陜西省重要的蔬菜產業基地……
2021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512.83億元,糧食播種面積728千公頃,連續6年穩定在700千公頃以上,糧食產量穩居全省前列。農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持續改善,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2元,位居全省第二位。
立足廣袤田野,書寫鄉村巨變。榆林廣大干部群眾正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指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愿景,正一步步從夢想變為現實。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